八月豆、生青苔、常與非常
高雄六龜頂荖濃,一個在十八世紀末(1871年)由四社熟番遷移到荖濃溪流域所建立的平埔族聚落,屬於西拉雅族的旁支大武壠社群(又被稱為大滿族)的四社群。
夏日時造訪這個聚落,才農曆五月,氣溫昇到了33度,田園裡已經有人開始種植農曆九月開向時所要用到的「八月豆」(當地人的說法,見圖一)。八月豆的種子外表呈現黑色,是製作米買的重要材料。
報導人提到以前族人沿著荖濃溪畔種植了許多豆子。從種子落地,到豆莢飽滿收成,需要經過幾個月的時間。豆子收成後,各色飽實的豆莢會混合糯米一起蒸煮,當地人謂之「豆仔米買」。收成後的豆仔米買正好作為農曆9月15日開向時祭拜太祖的重要祭品。對此,《安平縣雜記》曾經有如下的記載:
至向日,各番民家家戶戶,男女老少,均須至公界說向,每家必須備辦檳榔、米買酒挑往公界之中供養(何曰「米買」?係用白米或禾米和荳炊之,其名曰「米買」。
這裏所謂的「向日」,意指每年農曆9月15日的開向。每年的開向和禁向是平埔族最重要的祭典。農曆3月26日是禁向之日,禁向之後會群體內部有許多的禁忌規範,包括不能舉行婚嫁、歌舞、狩獵等,一直到農曆9月15日開向後,這些禁忌才得以解除。開向當天日落之後,族人會將米買、麻糬、檳榔、香煙等拿到公廨(即「公界」)去獻祭給太祖。
文中提到開向時需要準備一項重要祭品(除開檳榔和酒),就是由「白米或禾米和荳炊之」的「米買」。「米買」在平埔族群的庶民生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會在重要的祭典:例如每年的開向和禁向儀式中使用;另外,在遇到重要的節慶場合及家中有新生兒時,「米買」也是一項招待賓客必備的食物。 至於米買的種類,除了豆仔米買之外,還有很多種:以蕃薯混合糯米製成的叫做「蕃薯米買」;香蕉為原料叫作「香蕉米買」;樹薯製作的叫作「樹薯米買」等。另外,文中提到的「荳」,就是指八月豆。由米買和豆子兩者混合蒸煮的食物就叫「豆仔米買」。至頂荖濃踏查當天,族人為了迎接我們的到來,特別製作了跟祭拜太祖一樣的兩項食材:其中一項就是「豆仔米買」(圖二)(另一樣叫做「麻糬」,當地話叫做「talau」),展現了十足的熱情與誠意。
我原先以為八月豆是一種特殊的品種,但是聽了一些耆老的解釋,才知道原來所謂八月豆、九月豆都可以當作製作米買的材料。所謂八月豆、九月豆的當地說法,聽起來並非全然是豆莢的種類不同而已,同時也跟成熟的季節有關聯。八、九月成熟的豆子除了作為日常生活的食物之外,同時在開向時正好也奉獻給太祖;一時吃不完的豆子會被曝曬成乾,儲存起來作為不時之需或分享親友之物。族人將半年來種植的豆子奉獻給太祖,「我們吃什麼」,不只一個人這樣告訴我:「太祖就吃什麼。」藉此,食物的神聖性與世俗性並沒有截然二分,反倒透過這些形式巧妙地交換著彼此的意義。
生青苔是開向時另一種有趣的祭品(圖三)。我遍尋文獻,並沒有找到這種食物的記載。可是報導人告訴我這是農曆9月15日夜祭太祖中一種非常重要的祭品,「而且不能煮過,一定要是生的」,她強調。當地人把這種食材稱之為「tshenn-thî」,它們生長在停滯的水流中,報導人引領我沿著蓮生三號橋往左轉,在山徑上突兀出現的路旁意外地發現了青苔。「這樣的東西可以吃嗎?」這是我腦海中最初浮現的念頭。「把青苔拿到旁邊乾淨的溪流中洗一洗」,報導人告訴我接下來的食材製作,「可以用來炒蛋或煮湯。」看著我驚訝的表情,她勸誘我:「你一定要吃吃看,很好吃的!」 另外一個報導人告訴我:南鄒族貝神祭中也有這項生青苔的祭品,至於兩者之間是否有關連?或是文化採借的結果?目前不得而知。唯一可以確信的是:在目前南部平埔族群祭拜太祖的食物中,生青苔是存在於六龜頂荖濃地區平埔族群一項獨有的祭品。
豆仔米買的製作和生青苔反映了族人的「就地取材」的慣習,同時,也挑戰了學者認為在宗教儀式中「常與非常」、「神聖與世俗」的概念。有些學者認為:祭拜神明祭品的種類與平時的食物是不同的,換言之,某些物品只有在某些特殊場合時出現,藉此凸顯儀式和場合的神聖性。對於頂荖濃的平埔族群而言,雖然某些祭品在平時不是常常能夠吃到的(例如豬肉與製作米買的糯米),但是上述這些祭品其實與庶民生活息息相關且不難取得。其中,八月豆凸顯了秋收後將作物祭拜太祖,作為感謝太祖這一年來的保佑豐收(其意義很像其他原住民族群的豐年祭);生青苔則以最原始的食物原型,訴說著關於水流與生命的話語。所以:與其說這些是祭拜給太祖的神聖之物,倒不如說:它們打破了神聖與世俗之間的界線,進而拉近了太祖與人之間的距離。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歡迎轉載與引用。
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劉正元 八月豆、生青苔、常與非常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4790 )
* 請注意:留言者名字由發表者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