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19-12-16 趙恩潔
語言人類學

擁抱你的口音:Mock Spanish、阮月嬌與新台灣

Mock Spanish是指在美國嘲仿西班牙語/文/腔調的語言現象。白人常胡亂使用西班牙文、甚至把任何字尾加一個o就當成西語開玩笑,就算帶著濃厚的英文口音,用著完全錯誤的文法,也被當作是具有幽默、輕鬆、友善的表現。西語為母語者卻必須小心翼翼在圈內人與圈外人之間導航,因為如果英語講太好,會被圈內人說是「裝白人」,若講太差,則被圈外人懷疑自己的專業能力,甚至是智力。這個現象讓人想起台灣社會對於台灣國語的模仿,或是漢人拙劣的原住民口音模仿。但網紅阿翰兩年前爆紅的阮月嬌一角為什麼反而如此討喜?各種口音的存在又有什麼人類學的意涵?
2019-12-09 潘美玲
西藏 音樂

印度的西藏地圖第廿張:來唱西藏的歌

藏人是一個愛唱歌的民族,在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高原,雄偉壯闊的天地,傳統的游牧農作生活,牧民們邊放牧唱著牧歌,日常的勞動也是歌,攪拌牛奶製作每天必喝的酥油茶,也有歌,大伙一起協力合作的農作或建屋修牆,總是歌聲帶領著動作,民歌的內容就是生活的日常,透過歌謠的吟唱,將西藏傳統文化傳承下來。藏人崇信藏傳佛教,頌唸經文皆有各自的韻律,唱頌祈願文,是佛教徒每天必要的功課。傳統的民俗歌謠以及藏傳佛教的信仰,藏人的歌聲所在之處就是生活,也是文化。
2019-12-02 林益仁
身體 環境 原住民

走動式的學術交流

生命本身是一段遠程的走動(walking),也是冗長的對話。我們走動的路途,正是我們生活的經歷。走動是一種深刻的社會活動,在時序、節奏與曲折的變化中,腳與聲音一般,對它者的出現與活動做出反應。我們所維持的社會關係,不僅在原來的位置中構造,也在行走於地之間進行。
2019-11-25 左拉
小說 科幻 民族誌

科幻小說作為異文化的練習

聽說左拉的好朋友鯨老師在文化人類學導論課要求學生寫科幻小說,這實在讓人覺得有點神奇。又聽說為了出這份作業,鯨老師還自己寫了一篇小小說來當作示範。本次芭樂電台邀請到鯨老師,一起討論蓋亞星球與地球人的離奇故事。我們嘗試思索:科幻世界如何是異文化訓練的捷徑,而書寫科幻小說又如何是人類學所強調之「全貌觀」的一種極佳另類練習。
2019-11-18 bricoleur
香港 生命 書評

生命療養院與生命屠宰場

有的概念,有的字,就跟空氣與呼吸一樣習以為常,只有霾害嚴重,PM2.5過高之時,我們才會意識到空氣這種存在,才會意識到呼吸也可以艱難。對我而言,「生命」就是這樣的一個字。我們活著,從事各種工作勞動營生,但是很少思考「活著」這件事。「活著」是我們生活的基底,所做的各式各樣事情都以活著為前提。但,夏天以來,這個字,愈來愈常在生活中跳出。
2019-11-11 林浩立
電影 資本主義

「閃亮的金屬外殼」:蝙蝠俠、小丑和科層體制中的「英雄」

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說,基督新教「強調固定職業的禁欲意義為近代的專業化勞動提供了道德依據,」也使得西歐的資本主義能夠穩健發展。然而,當資本主義巨輪滾動成龐大的近代經濟秩序後,原本關乎信仰的禁欲主義和職業精神,逐漸變為重視分工、效率與產能的科層組織,裡頭充滿著「沒有靈性的專家」,困在機械化的「鐵籠」之中。但這種「鐵籠」的意象是正確的嗎?
2019-11-04 芭樂小編

芭樂人類學10年大事記

芭樂人類學10歲生日這天,芭樂P編特別翻出歷史郵件與社團貼文,與大家一起回顧一下10年來的重要記事,包括許多「第一次」,以及編輯台的異動記錄。
2019-10-28 趙綺芳
舞蹈 國族 文化遺產

歐洲當代民俗舞蹈:無形文化遺產的活化、抑或國族民粹主義的復甦?

正當我們趁空交頭接耳閒聊之際,只見一群高大英挺的熟男,身穿白色襯衫、褐色及膝吊帶短褲、頭戴德奧常見的獵人帽(帽沿插著一支羽毛),從城堡側門躍進我們的視野,他們是一群Schuhplattler表演者。舞蹈結束不多久,我身旁的學界前輩葛珞教授暗地告訴我,當這群熟男跳進我們跟前時,她覺得好似看到一群支持納粹的大日耳曼主義男性又回來了。我原本以為讓葛珞教授警醒的是歷史,卻沒想到她所擔憂的是現在。
2019-10-21 彭仁郁
創傷 電影

「返校」之後:你/妳的自戀衝擊、她/他的創傷

這陣子以白色恐怖為背景的驚悚電影《返校》紅遍台灣,上映十六日票房已破二億,一舉突破了台灣轉型正義推動二十年來累積的稀薄同溫層。就連國民黨籍立委都在臉書上分享觀影心得,呼籲大家不要忘記過去國家暴力造成的傷害。能促使過去威權統治政黨繼承者終於起身反思(姑且不論到什麼程度),實乃民間開啟、官方接力的轉型正義工程多年來望塵莫及的無量功德。
2019-10-14 葉秀燕
民族誌影片

影幕之外:2019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觀影敘事

我喜歡看紀錄片,即使偶而也會在看片的當下睡著了。紀錄片導演把世界帶到我眼前,提供我多元的視角觀看社會,即使有些議題很沈重,但我始終相信故事的力量也是改變的力量。謝謝導演們,也感謝胡台麗老師、林文玲、蔡政良和傅可恩歷屆策展人的努力,讓台灣能用影像與世界對話,也讓世界看見台灣。更謝謝辛苦的工作人員,你們的汗水與失眠,成就我們觀影的可能。期待2021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幕再升起!
2019-10-07 鄭肇祺
香港 社會運動 母親

慈母的暴力下、逆權運動中:兄弟爬山,守護孩子

「不能縱容孩子任性。」 在2019年6月12日,由非民選的特區行政長官的林鄭月娥在接受無線新聞(TVB)新聞部訪問時,回應反送中示威運動,並發表了「慈母論」。此一言論引起了軒然大波。抗爭者批評特首一邊流下「鱷魚淚」、一邊施放催淚煙的假仁假義之徒。因此,民意並未逆轉,而「自由之夏」的怒火持續燃燒。
2019-10-04 郭佩宜
民族誌影片 太平洋 氣候變遷

[2019民族誌影展] 全球熱戰中的太平洋島嶼

本屆國際民族誌影展中有兩部關於太平洋島嶼的影片,都需放在全球架構下理解,島國如何受到國際政治的權力競逐深刻影響;而透過民族誌影片細膩的鏡頭敘事,我們不會被大結構冷血掏空,而能看見在地的人群如何在其間承受、擔憂、掙扎、生活以及尋找出路。《來自密克羅尼西亞的美軍》談的是軍事衝突,《艾諾特的方舟》則是氣候變遷。
2019-10-03 趙恩潔
民族誌影片 軍隊

[2019民族誌影展] 從軍之身,赴死之深:「戰爭與和平」主題紀錄片

島嶼士兵Sapuro Nena的棺材乘著飛機回家了。死亡地點是阿富汗,軍隊隸屬美方,死者的家卻座落於Kosrae,密克羅尼西亞。來自美國的導演Fitch不禁自問: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年輕密克羅尼西亞男子離開這個如天堂般寧靜的島嶼,去到阿富汗與伊拉克為美國打仗,而我,一個美國人,卻不必為美國打仗?離開天堂去從軍打仗是什麼感覺?回來又是什麼感覺?
2019-09-30 林浩立
民族誌影片 原住民

[2019民族誌影展] 焦點導演+開幕片《梅拉塔:母親的解殖電影》

Mita在受訪時表示:「當你有小孩時,你就等於投資了未來。所以你會再次挺身對抗不公不義。」她對孩子的愛,讓他們在顛簸的童年中仍支持著母親,甚至日後拍攝紀錄片來紀念她。她對孩子的愛,讓她能勇敢地挑戰毛利人在紐西蘭社會中諸多未被深刻討論的問題。她對孩子的愛,讓她成為世界各地的原住民影像工作者的母親角色,不斷啟發他們。切‧格瓦拉說過:「真正的革命是由深刻的愛意所引導的。」而這種愛,時常是來自母親。
2019-09-25 邱韻芳
民族誌影片 原住民

[2019民族誌影展] 你要成為男人嗎?-卡大地布的巴拉冠誓約

傳承是什麼?就是「祖先很久以前在作的事,我們一直還在作。」卡大地布青年如是說。想要瞭解傳統卑南族強悍的男子會所制度如何能夠在當代繼續維繫嗎?鄭重推薦來自於年輕的噶瑪蘭族導演Uki Bauki之手,很青年很部落又很文化的天.地.人系列-《Mainay.男人》與《巴拉冠誓約》。
2019-09-23 邱韻芳
民族誌影片 原住民

[2019民族誌影展] 青年,如何「存在」於部落: 我看《織羅之羽》

青年如何「存在」於部落,這是導演阿亮在這部紀錄片裡真正想要發出的深刻提問。當看到片中三位織羅Ciopihay青年的身影:一直生活於部落、強調年祭絕不只是跳舞唱歌喝酒的寬裕;在北部長大,大學畢業後回到部落國小擔任民族教育老師的馬躍;以及參與年齡階級活動的同時,不時得跳出來用攝影機作紀錄的阿亮,你會知道這個問題雖然困難但卻有著許多種可能的解答,最關鍵的是,不能夠只是想而已。
2019-09-16 李宜澤
阿美族 民族植物

Saka O'rip:走在民族植物和地方文史路上的生活旅人

啟瑞,你走了。要怎麼寫一篇關於你的紀念文字?文字來得太晚,你已經在夏天的開頭離我們而去;但或許也來得太早,你早逝的身影讓所有與你共事過而且喜愛你的長輩都震驚:怎麼這樣就走了?不過這篇文章,不只是談論對你的懷念,而是要看看你的生命創作,為東部這個小城帶來多少的轉變與趣味;也想透過對你的想念,談談人類學田野觀察的能力結合設計專業,為在地文化帶來怎樣的路徑?
2019-09-02 徐雨村
台東 宗教 文獻 田野工作

東臺灣眾神的呼喚:《台東縣史宗教篇》札記

2016年某個星期六午後,我到了睽違已久的中研院民族所,參加一位研究馬來西亞天鵝城武術活動的碩士論文計畫發表。順道約了久未謀面的小馮聊聊天,他提到黃宣衛老師正在找人寫台東縣史宗教篇,我們的共同結論是這項工作錢少事多離家遠,看來很難找到什麼人。我回去想想,心念一轉,或許是台東眾神的呼喚吧。
2019-08-26 趙恩潔
歷史 非洲

《跳舞骷髏》讀後:關於成長、死亡,母親和孩子們背後,被遺忘的非洲史

非洲作為「黑暗大陸」的觀念,是由殖民早期歐洲探索者與士兵的死傷經驗中投射而成,打從一開始就是一種歐洲中心主義的觀念。在台灣,除了早期歷史課本仍為上述這種觀念背書,「飢餓三十」的種種宣傳也是我們這一代非洲印象的主要來源。今日,非洲飢餓的單一印象沒有離我們遠去,只是被疾病(或戰爭與世界工廠)所取代。非洲為什麼如此貧病交集?非洲一直都是如此嗎?我們該如何重新認識非洲中世紀曾有過的輝煌文明?醫療在昔日西非帝國與今日後殖民國家中,又分別是甚麼樣貌?這篇充滿了註解的讀後記,是個微小而誠懇的序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