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24-04-22 陳雨君
科技 數位 應用人類學 UX(使用者體驗)

科技公司中的人類學家——Genevieve Bell

人類學與科技公司會碰撞出什麼火花?最近成為澳洲國立大學首任女校長的Genevieve Bell,其實是一位畢業於美國史丹佛大學的文化人類學家。她出生於雪梨,任職於英特爾(Intel)公司長達十八年,近年來則回到澳洲,和國家科學機構合作成立了3A Institute,研究領域橫跨AI、資料、與技術管理。讓我們來聽陳雨君博士介紹她的故事。
2024-04-15 林老師
嘻哈 饒舌音樂 書介

《子彈歌謠》推薦序:寫實與虛構、犯罪與藝術之間的鑽頭世界

《子彈歌謠》是都市社會學家史都華(Forrest Stuart)花了五年時間在惡名昭彰的芝加哥南區做田野的成果,他研究新型態幫派青少年如何透過「鑽頭饒舌」(drill)獲取名聲和網絡流量,但卻掉進了自己拼命建立起來的「暴力人設」陷阱之中,難以脫身。這些芝加哥幫派份子/饒舌歌手的處境反映了涉及犯罪事蹟的歌詞是否能作為犯罪證據的刑事法律議題,以及雖然掌握數位資源卻必須承擔更嚴重使用後果的「數位弱勢」現象。
2024-04-08 林老師
嘻哈 饒舌音樂 民族誌

不只是田野夥伴,更是知識夥伴:一本嘻哈民族誌的知識工作

民族音樂學研究者沈梅(Meredith Schweig)所寫的《叛逆之韻》是一本關於臺灣饒舌音樂的民族誌,最近剛在臺灣翻譯出版,譯者之一就是書中的報導人林老師。林老師以譯者、報導人和研究者的多重身分回顧這樣的錯綜關係,並指出書中的核心論點對當今臺灣饒舌社群而言依然重要。
2024-04-01 蔡晏霖
書介

新世紀的採菇人:《在世界盡頭遇到松茸》推薦序

安清(Anna Tsing)的人類學民族誌《末日松茸》臺灣中譯版經林浩立老師重新審訂後,今年初以《在世界盡頭遇到松茸》之姿重版出來。對曾在安清任教的校園攻讀人類學博士班的蔡晏霖老師而言,安清歷年的複音多物種民族誌總能讓我們看見人類與非人生命在至少四種不同時間尺度上的遭逢:一,個體與個體間的肉身相遇;二,人與非人各自的生命成長史;三,由人群與非人之物在長時限移動與交流所共構的各種政治經濟學提問意義上的大歷史;以及四,銘刻著地球生命與非生命之物在萬億年間互動演化軌跡的地質時間。閱讀《在世界盡頭遇到松茸》,我們穿梭於這四種時間尺度,得以體會人事物生滅的耦合性,以及一個由「不必然如此」的過去所指認的開放性未來,即便世界的一切看似已成廢墟。
2024-03-25 胡正恆
環境 多物種

人與動物共享綠色行星如何成為可能?:從全國NGOs環境會議 (2004-2024)認識到當前台灣黑熊也需要基本生存權

台灣人與動物共享綠色行星? 且看全國NGOs環境會議一次次所累加對當代台灣黑熊處境的呼籲: 人類世裡,是連野生動物到經濟動物也需要基本生存權。只有人權才不容侵犯? 應當不只吧! 一步出第21屆NGOs 環境會議的鹿港老屋,看見會場門口展示整片用濁水溪細密黑土培育出的「綠寶石生菜」,有機耕作出來耀眼的綠色葉片滋養萬物,就像環境NGOs大會上20年過去不落痕跡,在動物生存的道德立場上不值得繼續合理化剝削的延續了吧。
2024-03-12 潘美玲
移工 印度 藏人

印度的西藏地圖第24張: 台灣與印度移工的距離

臺灣與印度移工的距離有多近?又有多遠?臺灣政府有意大規模引入印度移工,卻面對在臺灣島內的反彈,甚至出現去年12月初凱道「反印度移工大遊行」。陽明交通大學的潘美玲老師認為,這種反彈涉及臺灣人近年普遍對印度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誤解,也反映臺灣人對跨國移工好感度的提升,實有賴於跨國勞務基礎設施建立過程中所需要的多重文化溝通。實務上,借用印度流亡藏人的多重國家居留、跨國移動經驗,他們應能擔當強而有力的文化中介者,使臺灣在面對國際移工議題及改良相關政策時更為有效。
2024-03-05 2022人類學年會圓桌論壇:「中文世界的人類學知識生產與公共人類學」
公共人類學 人類學的社會參與

探索公共人類學的多重道路:角色、議程、社會參與

芭樂的老朋友,你聽過「結繩誌」嗎?這是2020年誕生於新冠疫情的簡體中文、公共人類學平台。華文世界的人類學圈,在不同的氣候土壤上,結出有些相似而又不同的公共人類學果子。

2022年的台灣人類學年會,透過線上線下的圓桌對談,芭樂人類學和結繩誌的夥伴,分享彼此的困惑:公共人類學的「公共」指的是什麼?人類學者以那些方式和大眾產生連結?公共人類學在不同的領域激蕩了什麼樣的火花?

這是一篇遲來的發佈,但歷久彌新;這也是未完待續的對話,希望能點亮探索公共人類學的多重道路。
2024-02-26 蔡佩含
雙年展 南島

灘頭的日常與衝突:台北雙年展「小世界」的南島連結

展期至三月底的台北雙年展中,有菲律賓伊巴丹族(Ivatan)藝術家皮歐・阿巴德(Pio Abad)特別到蘭嶼訪查後製作的作品,具現、詮釋「灘頭」這個蘊育海洋文化及口述傳統的「空間」。台灣原住民文學與文化研究者蔡佩含在文中,透過數件展覽作品與蘭嶼達悟經驗,重述「灘頭」如何連結「人-海洋-陸地」,讓蘭嶼等孤立的小島們由灘頭出發,透過海洋潮汐連接彼此,也連結了整個「大世界」龐大複雜的網絡,指向了數個世紀以來的原住民族的被殖民史、被傳教史、文化消逝及語言流失。
2024-02-19 給牛油皮耶吼
邊境 流動

鋼鐵牆下的流動邊界:日趨複雜的美墨邊境

如果地球上的邊境關注度有個排名,那麼美墨邊境應該長年都在榜上前三才是,這條長達3000多公里的邊界,經常出現在英語世界的影視作品中:毒梟、幫派、正義強悍的美國緝毒局幹員和貪污腐敗的墨國官員、暴力和沒有臉孔的無證移工似乎構成了這些影視作品中的主題。然而,真正的美墨邊境是否是這樣非黑即白的世界?當前的美墨邊境又有什麼最新的發展?今天,給牛油皮耶吼就以這篇文章來簡單的刻畫目前正在美墨邊境發生的事件與日常。
2024-02-12 高郁婷
基礎設施 親密感

親密感的基礎設施:公私交錯的街巷生活

都市的基礎建設能帶來親密感嗎?如何做到?以台灣都市的街道為例,街道面向世界、接待大眾。街道可說是城市的門面;街道似乎本然就是公共的(public)。那街道或連帶的巷子,又如何構成一種不錯而非讓人不安的身體感?高郁婷老師認為,街巷作為能召喚親密性(intimacy)的場所,應讓人駐足、觀察,也打開了與人交往的機會。人的身體感官傾向投入這樣的環境,並且在投入的過程中,進一步賦予它一種親暱氛圍,也支撐著某種具有舒適感的依偎關係。
2024-02-05 吳易澄
主體性 醫療

《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有料的社會醫學劇

長假期正是追劇時。韓國娛樂工業有著某種強大的社會省思的立場,是一個相當值得玩味的現象。一來韓國社會有著頑固的父權體制,這似乎使得韓劇有了更多的題材發揮,並且將精神健康的議題納入。吳易澄博士從2023年底推出的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出發,討論精神疾病的主體性、疾病的社會脈絡,與讀者一起探索精神疾病/障礙本身有著分類框架的不斷變動與模糊性,以及思考如何區分控制和過度控制。醫療實作中本身有著其「臨床的脆弱性」,《清晨》分別站在精神疾病患者與醫療工作者各自的位置上發聲,充分體現醫病關係的互為主體性。
2024-01-29 劉文
尺度 倫理 台北雙年展

走向緩慢與微小時空的倫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的不可擴縮性

「小世界」整體所體現的即是社會所存在的多樣性與和他人共處的倫理問題:在宏大的敘事之中,無論是發展主義、現代性、數位化⋯⋯都過分強調了可擴縮性的重要與價值,而將微小、獨特與歧異的主體感受拆成彷彿能鑲入同樣模組的記憶體中。這些強迫性的整合,讓社會高速地發展,卻也產生了不可挽回的傷害。劉文老師今天介紹第13屆台北雙年展的主題「小世界」。她認為,與其說是關於物理上的「小」,更是關於「重置尺度」(rescaling)的思考視角。
2024-01-16 李宜澤
導讀 民族誌 知識建構

「如是文化,如是族群」對談之夜紀錄

由詹姆士.克里弗德(James Clifford)撰寫的《文化的困境》(1988)對民族誌「書寫職權」進行反思,並探討原民性反思的當代意義。關於職權的呈現種類,以及原民身份受到歷史,土地,國家的對話觀點,成為本書反思及討論的重點。東華大學的李宜澤老師及清華大學林浩立老師透過出版社安排的對談,藉著對此書的導讀,延伸出對原住民族的多重歷史背景的重視、人類學論文的書寫及後續倫理,以及台灣原住民文化傳承的表象與深層思考的需要。
2024-01-08 malaita
選舉,台灣

只要一個起點,整個世界就會改變

面對國外的選舉觀察團與智庫,政治學家分析民調與版塊,國際關係學者討論地緣政治,人類學家能講什麼?該不會只是去觀察選舉觀察團的吧?

芭樂人類學最熱愛選舉、每次大選必出芭樂文的malaita,這次實在寫不出搞笑芭樂、或熱血催票文,而是從三個軸線──視域、速度、虛實──來觀察選舉現象。狹窄視域、快速遺忘、惰辨虛實,是三個當代台灣社會的隱憂,三者在選舉中交互加乘,形構了急短淺的不健康環境。在台灣特殊的地緣政治處境中,我們要守護民主與國家安全,這些會是未來「民防」的挑戰。
2024-01-01 陳如珍
聲音

聲音:那些讓我們紮根的片刻

聲音具有一種力量,能在片刻之間就將我們帶到任何地方。 「聲音片刻」作為我們在共享的聲音環境中接納、擁抱與他人共振的時刻,是我們願意接受外在影響力的時刻,也是我們允許他者的身體撼動我們、將熱情傳導予我們的時刻。在這樣的聲音片刻裡我們不會再「孤獨的共處」,反而感受到個體之間界線的消融。 在這篇文章裡,陳如珍老師透過書寫在錄音室、演唱會現場、及線上課程等等場景的觸動來思考聲音的本質。藉由「聲音片刻」這個概念,她希望能引發大家對聽覺的興趣,探討傾聽如何帶著人們超越空間的阻隔,達成時光的停駐。
2023-12-25 官元瑜
南島 音樂

南島跨域音樂合作到底在吹什麼風?(下)

「南島風」音樂風格是什麼?跨南島音樂合作中,誰決定該使用何種音樂語彙?其中有沒有文化挪用與剝削的事實?這些問題都反映「南島風」在音樂界中的多樣性和定義上的複雜性。卑南音樂人吳昊恩和ʻukulele大師、葛萊美獎得主Daniel Ho的跨界合作經驗,正反映「南島風」和「南島」的定義可能因不同觀點、經驗而有所變化,而對「南島」的詮釋就像海浪一樣,每個浪潮都有一個發起點,但這樣的浪潮當打到其他岸上或與其他浪潮互動時,卻有可能延伸出新生、自我賦權的可能性,但有些也可能因為動力不足逐漸消匿在海洋中。官元瑜老師的「南島跨域音樂合作到底在吹什麼風?」下篇將從昊恩和Ho的媒合與合作過程,與讀者一起理解全球音樂產業中的不平等權力結構,並探討以原住民族為主體、自我賦權的潛在可能性。
2023-12-18 男版小松菜奈
公路、原民性

在柏油路上搜尋原民性

走過山徑「重返舊部落」是歷經日治時期集團移住政策的當代原民部落,與家園、先祖的一場再連結行動。但在日常生活裡,族人又如何指認具備現代性的「現代」道路所蘊含的原民性與其意義所在?或者,平坦舒適的道路上有的僅僅是意義的真空?男版小松菜奈老師開著33年老車往返部落,就如南迴公路沿線部落成員,「你得走在台九線(或南迴鐵路)上才能回到家。」今天,他將借用「原民通勤」(indigenous commuting)的概念,思考柏油路上的原民性。
2023-12-15 林果葶
流行音樂 傳播

從鄭宜農校園講唱會探究溝通的本質

本篇以2023年11月20日鄭宜農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的講唱會《金黃色的種子》為觀察場域,試著透過講者對自己創作歷程與認同的整理中,提出幾點創作與溝通本質的觀察,分別為「動機與目標閱聽眾」、「創作與溝通」和「標籤與符號」。而本文將溝通視爲一整個傳播(communication)過程,因此必須梳理傳播過程要素,並以此為基礎探究創作與溝通的本質。
2023-12-08 廖昱凱
搶婚 紀錄片

《迷霧中的孩子》:越南赫蒙族的搶婚文化

在二十一世紀,為什麼越南北部的赫蒙族仍然實踐搶婚習俗?搶婚習俗對於赫蒙族未成年女性又造成什麼樣的衝擊?廖昱凱博士為我們介紹,越南紀錄片《迷霧中的孩子》,回答上述問題。這部片的導演何黎艷 (Hà Lệ Diễm),透過三年的田野工作,紀錄了赫蒙族十四歲女孩琪 (Di) 的童年成長,以及搶婚習俗對於赫蒙族青少年與家庭的影響。紀錄片深刻捕捉了赫蒙族的風俗地景,少數民族的傳統習俗與現代國家之間的衝突,進而讓觀眾思考搶婚的文化意義、人權與倫理問題。
2023-11-28 林徐達
書介 民族誌 文化

《文化的困境》導讀:馬凌諾斯基遺產與當代民族誌覺察

《文化的困境》首先指認了民族誌現代性所面臨的「文化同質性」窘境(或者說是,「純粹產物已然瘋狂」),試圖說明民族誌職權中「參與觀察」在身體與知識經驗上的文化轉譯,或是民族誌的超現實主義元素喚起文化價値的片斷化與異文化並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