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24-06-03 邱韻芳
原住民 原專班 文化學習

當/讓文化成為日常:在暨大原保地和山林逐漸養成的原青技能

暨南大學原專班成立於104學年度。十年來,邱韻芳老師與我們分享了原專班的點滴重要時刻,眼見文化逐漸成為學生的內化技能與美好日常,也從統籌者轉變為陪伴者和說故事的人。今天邱老師為我們講述的是同學搭建獵寮、儲藏室、修繕涼亭、向老人家學習編籐,以及山林小組上山重建獵寮的故事。在這些動人且有力的故事中,同學們自主地、身體力行地進行文化實踐,和土地與長者重新建立連結,讓文化成為自己內在的一部分,以及未來生活的重要力量。
2024-05-27 李梅君
社會運動 青鳥行動

青鳥行動與類佔領的多中心

從五月十七日當晚,人們自主地到青鳥東外散步開始,公民社會團體開始集結、連署、申請路權,準備在521院會表決同時於場外發出異議噪音。521,524,公民肥皂箱擺在四條大道上,更多自發行動在網路上、在街頭上遍地開花。這群「青鳥」的行動,雖然是以單日集會的方式形成,卻有著「類佔領」的型態。飛來青鳥們既遵守著大抵的遊戲規則,又創意十足。人類學者們也密切關注和親身參與這場正在發生中的運動。今天芭樂先刊出李梅君老師的觀察。
2024-05-20 洪廣冀
土地 原住民權益 抗爭 溝通

推薦序:跟著巴奈回家

《巴奈回家》由巴奈與徐璐共著,為兩千六百四十四日在凱道與二二八公園的抗爭紀實。在這七年的時光中,巴奈跟他的夥伴、愛人與戰友,出身台東延平鄉巴喜告部落的依斯坦達・霍松安・那布(Istanda Husungan Nabu),還有紀錄片導演馬躍・比吼,由於原民會以一紙行政命令,限定原住民的傳統領域僅限於公有地與保留地,有「巴那馬」之稱的三人組,以靜坐、舉辦講座、策展、歌唱等方式,表達他們的反對。在巴奈的自序中,她寫道,她以十分之一的人生「用來跟這個社會溝通,讓人們有機會了解這個國家對原住民族權益的漠視」。巴奈又說:「你可能不同意,無法理解,我們生來就被時代奪去的文化,對我而言是多麼珍貴。」今天,由台大地理系洪廣冀老師分享他為本書所寫的推薦序,讓我們一起思考近代國家的林業體制如何成為原住民得「在自己的土地上流浪」(借用原住民詩人莫那能之語)的「元凶」。
2024-05-13 芭樂合作社
芭樂人類學 異溫層迷航記

從南方人類學的角度來談芭樂人類學:一次異溫層航行的紀錄

2022年人類學與民族學年會「人類學好南?」在高雄舉辦。年會前一晚,【百工裡的人類學家】、【芭樂人類學】在高雄三餘書店對談芭樂人類學的第二本實體書《異溫層迷航記【芭樂人類學2】》。由【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創辦人宋世祥主持,三位芭樂人類學寫手郭佩宜、林浩立、黃郁茜(都從事大洋洲島嶼研究)一同對談。這場會談包括了:南方的人類學、芭樂作為學術改革工程、芭樂的不同生長過程、異溫層土壤改造經驗談。請看芭樂合作社的報導。
2024-05-06 雪裡紅
記憶 情緒 歸屬感 文化資產

記憶、情緒、歸屬感:失去與存續的諷刺與兩難

「失去後才懂得珍惜」、「失去了才發現曾經擁有」,這些看似了無新意的表述,或許很大程度描述了我們生命中都曾經歷的荒誕情節。雪裡紅老師透過民族誌與生活中關於離鄉背井、文化資產、認同、情緒、記憶的片段,探討失落與存續間的辯證關係。在「反思文化」觀點啟發下,點出生活習慣轉變、生活地景或語言消失等引起的鄉愁,反而將引發失落感,進而產生穿越時空的羈絆,始料未及地成為重新凝聚、珍視、銘記的契機。猶如《大亨小傳》中的Daisy,正因不曾真正走入Gatsby的生命,而成為Gatsby心中永遠閃耀、願意付出一切的目標。若是如此,失去是否意味著終結?抑或是再生的契機?
2024-04-29 馬上瘋檳榔
原住民知識 原住民主權 AI

從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到AI(Articulated Indigeneity):如何在人工智慧裡與原住民族對話

從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成為人類的知識夥伴以來,在各領域都掀起巨浪般的討論,對人類生活與學習模式帶來不小衝擊,也重新讓人思索「具備知識的行動個體」是否不再是由人類所獨佔的能力。在國內的高教界,已經出現積極推動AI教學使用公共化的「人文社會課程用生成式AI指令範圍網站」。在人類學討論中,也出現了連結媒體,策展,與文化再現的「人工人類學」(Anthropology of the Artificial)。李宜澤老師提醒讀者:AI對現代社會造成的衝擊,與原住民知識對科學知識激起的反思有著發人深省的類同。在當前的知識情境下,原住民資料主權更成為在土地主權、文化主權之後不容忽視的新議題。今天就讓李宜澤老師為讀者們介紹AI與原住民文化的多種銜接。
2024-04-22 陳雨君
科技 數位 應用人類學 UX(使用者體驗)

科技公司中的人類學家——Genevieve Bell

人類學與科技公司會碰撞出什麼火花?最近成為澳洲國立大學首任女校長的Genevieve Bell,其實是一位畢業於美國史丹佛大學的文化人類學家。她出生於雪梨,任職於英特爾(Intel)公司長達十八年,近年來則回到澳洲,和國家科學機構合作成立了3A Institute,研究領域橫跨AI、資料、與技術管理。讓我們來聽陳雨君博士介紹她的故事。
2024-04-15 林老師
嘻哈 饒舌音樂 書介

《子彈歌謠》推薦序:寫實與虛構、犯罪與藝術之間的鑽頭世界

《子彈歌謠》是都市社會學家史都華(Forrest Stuart)花了五年時間在惡名昭彰的芝加哥南區做田野的成果,他研究新型態幫派青少年如何透過「鑽頭饒舌」(drill)獲取名聲和網絡流量,但卻掉進了自己拼命建立起來的「暴力人設」陷阱之中,難以脫身。這些芝加哥幫派份子/饒舌歌手的處境反映了涉及犯罪事蹟的歌詞是否能作為犯罪證據的刑事法律議題,以及雖然掌握數位資源卻必須承擔更嚴重使用後果的「數位弱勢」現象。
2024-04-08 林老師
嘻哈 饒舌音樂 民族誌

不只是田野夥伴,更是知識夥伴:一本嘻哈民族誌的知識工作

民族音樂學研究者沈梅(Meredith Schweig)所寫的《叛逆之韻》是一本關於臺灣饒舌音樂的民族誌,最近剛在臺灣翻譯出版,譯者之一就是書中的報導人林老師。林老師以譯者、報導人和研究者的多重身分回顧這樣的錯綜關係,並指出書中的核心論點對當今臺灣饒舌社群而言依然重要。
2024-04-01 蔡晏霖
書介

新世紀的採菇人:《在世界盡頭遇到松茸》推薦序

安清(Anna Tsing)的人類學民族誌《末日松茸》臺灣中譯版經林浩立老師重新審訂後,今年初以《在世界盡頭遇到松茸》之姿重版出來。對曾在安清任教的校園攻讀人類學博士班的蔡晏霖老師而言,安清歷年的複音多物種民族誌總能讓我們看見人類與非人生命在至少四種不同時間尺度上的遭逢:一,個體與個體間的肉身相遇;二,人與非人各自的生命成長史;三,由人群與非人之物在長時限移動與交流所共構的各種政治經濟學提問意義上的大歷史;以及四,銘刻著地球生命與非生命之物在萬億年間互動演化軌跡的地質時間。閱讀《在世界盡頭遇到松茸》,我們穿梭於這四種時間尺度,得以體會人事物生滅的耦合性,以及一個由「不必然如此」的過去所指認的開放性未來,即便世界的一切看似已成廢墟。
2024-03-25 胡正恆
環境 多物種

人與動物共享綠色行星如何成為可能?:從全國NGOs環境會議 (2004-2024)認識到當前台灣黑熊也需要基本生存權

台灣人與動物共享綠色行星? 且看全國NGOs環境會議一次次所累加對當代台灣黑熊處境的呼籲: 人類世裡,是連野生動物到經濟動物也需要基本生存權。只有人權才不容侵犯? 應當不只吧! 一步出第21屆NGOs 環境會議的鹿港老屋,看見會場門口展示整片用濁水溪細密黑土培育出的「綠寶石生菜」,有機耕作出來耀眼的綠色葉片滋養萬物,就像環境NGOs大會上20年過去不落痕跡,在動物生存的道德立場上不值得繼續合理化剝削的延續了吧。
2024-03-12 潘美玲
移工 印度 藏人

印度的西藏地圖第24張: 台灣與印度移工的距離

臺灣與印度移工的距離有多近?又有多遠?臺灣政府有意大規模引入印度移工,卻面對在臺灣島內的反彈,甚至出現去年12月初凱道「反印度移工大遊行」。陽明交通大學的潘美玲老師認為,這種反彈涉及臺灣人近年普遍對印度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誤解,也反映臺灣人對跨國移工好感度的提升,實有賴於跨國勞務基礎設施建立過程中所需要的多重文化溝通。實務上,借用印度流亡藏人的多重國家居留、跨國移動經驗,他們應能擔當強而有力的文化中介者,使臺灣在面對國際移工議題及改良相關政策時更為有效。
2024-03-05 2022人類學年會圓桌論壇:「中文世界的人類學知識生產與公共人類學」
公共人類學 人類學的社會參與

探索公共人類學的多重道路:角色、議程、社會參與

芭樂的老朋友,你聽過「結繩誌」嗎?這是2020年誕生於新冠疫情的簡體中文、公共人類學平台。華文世界的人類學圈,在不同的氣候土壤上,結出有些相似而又不同的公共人類學果子。

2022年的台灣人類學年會,透過線上線下的圓桌對談,芭樂人類學和結繩誌的夥伴,分享彼此的困惑:公共人類學的「公共」指的是什麼?人類學者以那些方式和大眾產生連結?公共人類學在不同的領域激蕩了什麼樣的火花?

這是一篇遲來的發佈,但歷久彌新;這也是未完待續的對話,希望能點亮探索公共人類學的多重道路。
2024-02-26 蔡佩含
雙年展 南島

灘頭的日常與衝突:台北雙年展「小世界」的南島連結

展期至三月底的台北雙年展中,有菲律賓伊巴丹族(Ivatan)藝術家皮歐・阿巴德(Pio Abad)特別到蘭嶼訪查後製作的作品,具現、詮釋「灘頭」這個蘊育海洋文化及口述傳統的「空間」。台灣原住民文學與文化研究者蔡佩含在文中,透過數件展覽作品與蘭嶼達悟經驗,重述「灘頭」如何連結「人-海洋-陸地」,讓蘭嶼等孤立的小島們由灘頭出發,透過海洋潮汐連接彼此,也連結了整個「大世界」龐大複雜的網絡,指向了數個世紀以來的原住民族的被殖民史、被傳教史、文化消逝及語言流失。
2024-02-19 給牛油皮耶吼
邊境 流動

鋼鐵牆下的流動邊界:日趨複雜的美墨邊境

如果地球上的邊境關注度有個排名,那麼美墨邊境應該長年都在榜上前三才是,這條長達3000多公里的邊界,經常出現在英語世界的影視作品中:毒梟、幫派、正義強悍的美國緝毒局幹員和貪污腐敗的墨國官員、暴力和沒有臉孔的無證移工似乎構成了這些影視作品中的主題。然而,真正的美墨邊境是否是這樣非黑即白的世界?當前的美墨邊境又有什麼最新的發展?今天,給牛油皮耶吼就以這篇文章來簡單的刻畫目前正在美墨邊境發生的事件與日常。
2024-02-12 高郁婷
基礎設施 親密感

親密感的基礎設施:公私交錯的街巷生活

都市的基礎建設能帶來親密感嗎?如何做到?以台灣都市的街道為例,街道面向世界、接待大眾。街道可說是城市的門面;街道似乎本然就是公共的(public)。那街道或連帶的巷子,又如何構成一種不錯而非讓人不安的身體感?高郁婷老師認為,街巷作為能召喚親密性(intimacy)的場所,應讓人駐足、觀察,也打開了與人交往的機會。人的身體感官傾向投入這樣的環境,並且在投入的過程中,進一步賦予它一種親暱氛圍,也支撐著某種具有舒適感的依偎關係。
2024-02-05 吳易澄
主體性 醫療

《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有料的社會醫學劇

長假期正是追劇時。韓國娛樂工業有著某種強大的社會省思的立場,是一個相當值得玩味的現象。一來韓國社會有著頑固的父權體制,這似乎使得韓劇有了更多的題材發揮,並且將精神健康的議題納入。吳易澄博士從2023年底推出的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出發,討論精神疾病的主體性、疾病的社會脈絡,與讀者一起探索精神疾病/障礙本身有著分類框架的不斷變動與模糊性,以及思考如何區分控制和過度控制。醫療實作中本身有著其「臨床的脆弱性」,《清晨》分別站在精神疾病患者與醫療工作者各自的位置上發聲,充分體現醫病關係的互為主體性。
2024-01-29 劉文
尺度 倫理 台北雙年展

走向緩慢與微小時空的倫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的不可擴縮性

「小世界」整體所體現的即是社會所存在的多樣性與和他人共處的倫理問題:在宏大的敘事之中,無論是發展主義、現代性、數位化⋯⋯都過分強調了可擴縮性的重要與價值,而將微小、獨特與歧異的主體感受拆成彷彿能鑲入同樣模組的記憶體中。這些強迫性的整合,讓社會高速地發展,卻也產生了不可挽回的傷害。劉文老師今天介紹第13屆台北雙年展的主題「小世界」。她認為,與其說是關於物理上的「小」,更是關於「重置尺度」(rescaling)的思考視角。
2024-01-16 李宜澤
導讀 民族誌 知識建構

「如是文化,如是族群」對談之夜紀錄

由詹姆士.克里弗德(James Clifford)撰寫的《文化的困境》(1988)對民族誌「書寫職權」進行反思,並探討原民性反思的當代意義。關於職權的呈現種類,以及原民身份受到歷史,土地,國家的對話觀點,成為本書反思及討論的重點。東華大學的李宜澤老師及清華大學林浩立老師透過出版社安排的對談,藉著對此書的導讀,延伸出對原住民族的多重歷史背景的重視、人類學論文的書寫及後續倫理,以及台灣原住民文化傳承的表象與深層思考的需要。
2024-01-08 malaita
選舉,台灣

只要一個起點,整個世界就會改變

面對國外的選舉觀察團與智庫,政治學家分析民調與版塊,國際關係學者討論地緣政治,人類學家能講什麼?該不會只是去觀察選舉觀察團的吧?

芭樂人類學最熱愛選舉、每次大選必出芭樂文的malaita,這次實在寫不出搞笑芭樂、或熱血催票文,而是從三個軸線──視域、速度、虛實──來觀察選舉現象。狹窄視域、快速遺忘、惰辨虛實,是三個當代台灣社會的隱憂,三者在選舉中交互加乘,形構了急短淺的不健康環境。在台灣特殊的地緣政治處境中,我們要守護民主與國家安全,這些會是未來「民防」的挑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