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12-11-19 邱韻芳
原住民 大眾人類學

人類學、原住民與我的三角戀習題

要釐清這段糾葛的三角戀習題,必須將時間倒轉到1990那年,我決定放棄台大數學所學業,轉考人類學研究所的關鍵時刻。那是我人生中最不順遂的考試,連著兩年落榜只能苦苦地單戀人類學,卻意外地促成了和原住民部落的美麗相遇。
2012-11-12 趙綺芳
反思人類學 大眾人類學 舞蹈

雙面佳人:人類學知識的實踐複象

時序拉回到20世紀末的一個春末夏初的日子,我還依稀記得在我申請推徵人類系研究所碩士班的面試考試時,面對看著我的研究方向不以為然的老考官問道:「妳為什麼不去考舞蹈研究所?」,我心底油然而生地反問:「人類學不能研究舞蹈嗎?」(不過當時我很睿智地沒有讓這個問題脫口而出)。等到了英國唸博士班時,台灣留學生聚會時,每逢有人問起我的研究領域時,我就直說「舞蹈人類學」,身旁的學友想一想簡潔地回一句:我唸的就是人類學,又反倒讓我的自我標籤顯得邊緣。儘管我很清楚自己的研究方向就是探索舞蹈或藝術的社會意義和文化價值,然而一直以來,學科的邊界和內涵的定位問題催逼著我在理論和實踐的層面上跨域蜿蜒前進,直至落腳在一所以藝術知名的高等教育機構。
2012-11-05 郭佩宜
反思人類學 大眾人類學 芭樂 公共人類學

大眾人類學的美麗與哀愁

2012年10月「台灣人類學年會」上,幾個朋友籌組了「跟人類學談戀愛:大眾人類學圓桌論壇」,得到很熱烈的迴響。接下來幾週我們將以論壇的引言稿和現場討論為底,推出「i級芭樂」(iGuava)第二期,以「大眾人類學」為主題,推出5篇芭樂系列。
2012-11-04 趙綺芳
大洋洲 舞蹈

跟人類學家一起看表演: MAU舞團《啣鏡之鳥》演出的文化符碼 [PART TWO]

薩摩亞裔、紐西蘭籍編舞家Lemi Ponifasio所編創的《啣鏡之鳥》(Birds with Skymirrors) 獲新舞臺新舞風藝術總監林懷民先生的邀請,於2012年10月中旬來台演出。對於這個作品我可說是充滿期待,因為雖然南太平洋的諸島各有其代表樂舞,但是要把傳統文化和樂舞的精髓轉化成現代劇場的元素,還很少見,更不用說成功的例子。再者,Lemi Ponifasio這位原住民編舞家,作品橫掃歐美重要國際藝術節,還被譽為可與舞壇傳奇人物碧娜·鮑許與摩斯·康寧漢平起平坐,連到了台灣,林先生都當著媒體的面說:「我希望我可以編出那樣的作品。」
2012-11-03 趙綺芳
大洋洲 舞蹈

人類學家看表演: MAU舞團的《啣鏡之鳥》(Birds with Skymirrors) [PART ONE]

太平洋,自1521年葡萄牙探險家麥哲倫航行於其中時、有感於海面平靜而為之命名以來,它就成為北半球的殖民與冒險者嚮往的樂園。儘管太平洋海域浩瀚而深不可測,蔥鬱的小島、蔚藍的海洋、細白的沙灘上迎風搖曳的椰子樹,透過媒體不斷大力輸送已成為標準化的南海意象。然而你可以想像嗎:當有一天,太平洋不再蔚藍,細白的沙灘成為灰飛煙滅的墓園,而原本徜徉飛翔的海鳥,紛紛墜若於此,蜷縮著身軀掙扎蠕動至生命的終局?這正是紐西蘭MAU舞團編舞家Lemi Ponifasio在《啣鏡之鳥》這支作品中所傳達的意象。
2012-11-02 趙恩潔
原住民 認同 電影

選擇死亡的方式:賽德克巴萊與台灣新記憶

是誰規定一部史詩巨片一定要有一位英雄?什麼樣的歷史電影才能讓人不急著進行道德批判,進而能夠更深一層探討歷史,甚至是人性?以一個近乎消逝的族群為主軸的故事,如何才能避開多元主義的陷阱—透過影像的再現本質化、單一化與固化一個「文化」, 好符合主流社會的各種矛盾的道德想像,對被壓迫者進行二次文化剝削(如相信阿富汗社會極為「父權」,其女性必定悽慘被虐、現代澳洲原住民可以舉辦「傳統」儀式但不應該再進行群婚、魯凱族藝術家最好畫百步蛇而不是當達利、愛斯基摩人不應該對現代科技很熟悉,所以看到唱片應該咬一口,或者不遵守「伊斯蘭法」的穆斯林並不是「真的」穆斯林)?

賽德克巴萊最讓我佩服的地方,就在於它成功地說服我,即使是一部商業片,也可以對歷史進行有深度的詮釋。即使是一部商業片, 也可以做到避開非黑即白、善惡對立、重蹈現代歷史教科書英雄情結過剩與正邪對立的扭曲思維。一部商業片,也可以把少數族群的尊嚴與掙扎,轉變成主流社會自己的故事。一部商業片,也可以問出不是選擇、填充、是非,而是深論的大問題。而這個大問題——由莫那魯道的口中說出,但更寬廣的代表著被壓抑的集體靈魂之吶喊——就是「選擇死亡的方式」。
2012-11-01 司黛蕊
展覽

Go, Figures!:偶的世界,偶的魅力

這十年來, 我的研究題目跟偶有關係。 我是從霹靂布袋戲的研究開始。 在訪問霹靂戲迷的時候, 發現很多人很愛收藏布袋戲偶和公仔, 而他們跟布袋戲偶, 公仔的互動方式很特別 – 譬如說, 他們會帶偶到觀光區「外拍」, 拍得真的很像活生生的人, 也會跟偶、娃娃一起看電視, 講話. 這讓我好奇了起來, 想了解偶在年輕台灣人的生活中, 偶的功能, 重要性如何. 所以我就開始採訪不同類別的偶的收藏家. 開始參觀賣公仔的店, 被很精緻的設計公仔迷住了, 所以下一個研究計畫就是關於不同人物產品的設計. 我越來越發覺到, 偶在年青台灣人的生活中, 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偶的功能很多元.
2012-10-31 馬上瘋檳榔
網路 舞蹈 韓國

騎馬與江南風格的神經質主體

你可能沒有跳過這支舞,但是一定在網路上至少點閱過這首MV。如果你看過原版大叔跳的MV,那你應該還看過網路上的騎馬舞改編作品。韓國男歌手Psy的「江南Style」(Gangnam Style),在網路上創下五億次的點閱記錄,成為Youtube點閱歷史上第三高的歌曲。江南風格的舞蹈與曲調有病毒般的穿透力。九月初我在首爾參加East Asian STS Networking會議中第一次聽到這首歌的名字,當時一位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助理教授還很傳神地比了個拉馬鞍的騎馬姿勢,解釋這首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肢體語言,並且強調一定要上網去看,包準有一整天揮之不去的曲調著魔效果!當晚我就上網找這首MV,看了一遍馬上忍不住在電腦前擺動雙腳。即使當時不知道歌詞的內容是什麼,不過看俊男美女穿插在沙灘海邊,回收工廠,地下停車位,高樓工地,地鐵車廂,還有如高捷美麗島站一般的巨大舞廳裡,集體揮動假想的馬鞭和騎馬般的反差動作,實在令人難以抗拒地想加入這重複又被動的集體慾望裡。
2012-10-30 芭樂貓
考古

經貿交流也應兼顧文化

(按:本篇為10/23蘋果日報投書但未刊出,於是在芭樂人類重生,事實證明,芭樂才是水果的王道!! XD)
如果有人來臺灣投資貿易,但對臺灣的歷史、文化及風土民情完全沒有興趣,只想盡可能從你這邊賺完錢就離開,你會喜歡這樣的投資者嗎?
答案很顯而易見的,我們並不喜歡這樣的情況發生。今日(10/23)外交部贊助的中美洲經貿辦事處(CATO)在中正紀念堂舉辦「馬雅論壇」,邀請薩爾瓦多、宏都拉斯、瓜地馬拉及貝里斯等四個邦交國各推薦一名瑪雅考古學的專家討論瑪雅的末日預言,以及瑪雅文明的天文曆法、金字塔建築、風俗民情及商業電影等,對我們了解中美洲地區的歷史及風土人情提供一個極佳的機會。但在前一日的新聞報導中也看到有立法委員質疑中美洲經貿辦事處「用錢亂七八糟」,舉辦這樣的論壇對臺灣的經濟貿易沒有幫助,甚至有立委譏為「寶傑就已經談得夠深入了」。事實是如此嗎?
2012-10-29 李威宜
食物

水果人類學2:葡萄酒在臺灣製造的曲折

每次從新竹開車前往芳苑,會經過二林小鎮,我總會想到中科四期不斷出現的農工配置爭議,或是日本殖民時代蔗農抗爭事件的階級問題。我萬萬沒有料想,沿著斗苑路偶爾閃過令人狐疑的葡萄酒莊,會是二林近半個世紀以來農業發展的結果,甚至是未來建構地方想像的象徵。更讓我張目結舌的是,二林被稱做是臺灣葡萄酒的王國之地。
2012-10-22 陳玉苹
原住民 觀光

永續的觀光發展:文化觀光的新可能?

上一篇談到知本公墓遷葬的抗爭,主因就是台東縣政府要強推由上而下的觀光計畫,過程卻非常粗暴,不尊重在地的文化主體性。我們並非反觀光,而是需要重新思考文化觀光有什麼樣的新可能。
2012-10-22 陳玉苹
原住民 大洋洲 政治

知本不知本

花東地區的開發,應該如何兼顧環境正義與尊重當地文化,一直是許多人士關心的焦點。去年通過的花東開發條例,加上明年花東全面的鐵路電氣化,將帶給花東地區民眾在生活上的便利性與經濟機會,但卻也因為立法上的疏漏而讓花東民眾「挫勒等」。知本公墓的遷葬案就是一個最好(該說最惡劣)的個案。
2012-10-15 小林尊
日常生活 網路

「鄉民懂得怎麼笑,那是他們唯一的專長」之〈台北.郝郝幹〉篇

很大程度上,〈台北.郝郝幹〉簡直重現了18世紀法國「屠貓」詭計的特徵元素:針對特定人物的不滿情緒,卻反向表達刻意膚淺的良善關心,以一種集體狂歡的惡整方式,滿足性暴力的戲謔想像。郝市長在這波冷嘲熱諷的網路文宣中,自然無法正式回應任何玷辱的文案,因為他愈是認真看待自身受到的傷害,便愈是突顯並且證明這些侮辱性文案的正當性,而使得自己在鄉民社會的「當真你就輸了!」基調中再次出醜。
2012-10-08 達紹
政治 音樂

立正站好!漫談國歌一二事

1936年在德國柏林舉辦的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中華民國國歌從與會 49國的國歌中,獲得了最佳國歌 (The Best National Anthem of the Games) 的殊榮,這件事亦經常在官方論述中被提及。不過後來有消息指出,當時中華民國國歌之所以獲獎,純粹是一個友好外交的結果,可謂為國民政府向德國大量採購戰備用具的「回饋」。不過,若從音樂的角度切入,國歌當時由受過西方音樂教育的作曲家—程懋筠及蕭友梅(或後來的黃自)—來譜曲,確實能和其他國家的國歌一較高下。這是因為,無論是參與的歐洲國家、或是當時的被殖民國,均傾向同質的作曲原則及政治聲響美學,彰顯出Martin Daughtry所言的音樂國家主義。
2012-10-01 林怡潔
食物

飲食教育的省思

我不到「吃到飽」餐廳用餐,因為這些「吃到飽」的餐廳經常製造了大量廚餘,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人每天廚餘回收量兩千公噸,占總垃圾量28.58%。從環保署台灣的一年家戶廚餘量推估,就可讓23萬個中低收入戶的學童享用20餘年的營養午餐,讓550萬個海地饑民吃上一整年。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FAO) 2010年研究報告指出,當今全世界有近10億人處於饑餓邊緣,索馬利亞、肯亞、奈及利亞、南蘇丹、海地等國人民,沒有足夠的糧食可以食用。
2012-09-24 江芝華
田野 考古

芭樂工商時間:丸山考古營

夏天的腳步已經遠離,涼爽的秋天悄悄接近,這麼秋高氣爽的好天氣最適合做什麼呢?對考古家而言,這樣的天氣最適合出田野啦!趕在這麼舒服的天氣,挖一個坑,讓自己靜靜的在坑裡與不同時空的存在相對話,這是多麼浪漫的一個秋天景致阿!
就是為了慶祝這個令人咒罵的炙夏遠離,所以我們決定好好利用這個初秋,打算在宜蘭的華德福實驗小學及冬山鄉順安國小的校園內,來挖幾個小坑,不過和傳統的發掘不一樣,這次我們知道坑有多深,土有多少以及遺物有哪些。
這是一個為了告訴小學五六年級學生什麼是考古學的營隊,主要是希望居住在丸山遺址附近的小朋友可以透過參加這個營隊,有機會經驗考古家的工作,進行發掘工作,體會親手將遺物從土壤裡拿出來的感動,更希望小朋友透過這樣的活動,認識他們古老的鄰居:史前丸山人,所以我們複製了丸山遺址出土的一些器物,將這些器物埋在探坑內,讓小朋友經歷十餘年前考古家在丸山小丘上發掘時的景況!
2012-09-17 講古
公共人類學 學術政治 政治

危險的人類學家:一段課本沒有的人類學往事

近年來,關於人類學公共化的討論在北美學界甚為熱烈,一般正典式的說法是,早期人類學者(以鮑亞士為典範)投身於公共事務的動能與熱忱,到了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逐漸消散,「應用」人類學與「專業」人類學分道而行,前者的學術位階不斷矮化與邊緣化,而自居學院主流的「專業人類學」所產出的知識則與公眾關心的議題漸行漸遠。然而,這段「專業化」(或象牙塔化)的轉向,為何發生?如何發生?

正典學科史通常是從學科內部的建制化過程來闡述,卻甚少探究學術思想與學院設置如何受到外部政治氛圍所模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