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14-02-10 林秀幸
學術政治 政治

亮不亮沒關係

最近突然常聽到一句流行話:「亮點」。由於那個「點」字,總讓我懷疑這個詞是從中國進口的,譬如重點大學、重點城市…。就算不是從那邊傳來的,也是很類似的邏輯。一種要找「點」的狂熱,或…「強迫症」(我本來不想太早表態,但是實在找不到詞)。當我一上google鍵入這個詞,立刻跑出:亮點經濟、亮點計畫、亮點英文...
雖然這個詞對我有點刺耳,本來並沒有太想就此發揮。但是最近發生在周遭的事物,讓我懷疑這個詞就像某個大明星一樣,或是像法國哲學家說的「文本」一般,具有自動衍生「亮度」、不斷擴充規模的能力。不只不斷複製同一基因,也鼓勵其他基因突變,社會資源也急著朝它集中。
2014-02-03 芭樂貓
文化資產 考古

考古遺址與逝者之城

大二及大三的暑假我參加了宜蘭大竹圍遺址的發掘,這個遺址包含了鐵器時代舊社遺存及新石器時代繩紋紅陶文化兩個不同的文化層,尤其是繩紋紅陶文化的部份保存狀況良好,出土相當多的陶器和石器,當時可以算是宜蘭發現最大規模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但它的位子正好在籌建中的北宜高速公路礁溪交流道的匝道出口,於是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進行發掘評估工作。
2014-01-20 malaita

該不該去看黃色小鴨呢?

親愛的芭樂人類學家,
黃色小鴨來台灣後,臉書上很多朋友都分享了與小鴨合影的照片,我一直無法下定決心要不要去看──黃色小鴨很明顯就是商業活動,總覺得一窩蜂、湊熱鬧有點無聊, 在桃園和基隆更出現三條線、消風、爆破、髒污等負面新聞。但是我這樣想是否只是自命清高?沒看過有什麼資格批評別人?你覺得黃色小鴨真的值得一看嗎?
2014-01-13 羅永清
原住民 生態 芭樂

芭樂人、芭樂魚、芭樂狗: 試想臺灣原住民族所謂「真正的」物種

「芭樂」客家話叫bale,台灣先民稱之為拔仔(bala),巧的是泛泰雅語言以「bale」為「真正」的意思。許多原住民稱之為「真正的」物種,如苦花魚、桂竹、黑狗等,何以為「真正」?令人好奇;相對於真正的物種,難道有假的物種嗎?苦花魚為真正的魚的話,其他的魚就不是魚了嗎?如果套用番石榴不是真石榴的邏輯,其他的魚不是魚,苦花魚才是「真正的魚」,難道是認為其他的魚沒有苦花魚的特質嗎?而這個特質是什麼?真是個跨生物及生態及文化人類學的問題!
2014-01-06 左拉

熱氣球女孩的土耳其歷險記(上)

我們要去土耳其了!「讓我們邀請白金鑽石卡、金卡、銀卡、寶石卡會員優先入座,其他人請繼續罰站,除非你很老、坐輪椅或是懷孕、殘障或帶小孩…」機場真是全球封建社會大顯露的地方,而安卡拉真是非常凱末爾式的首都。CIA常常邀請各國頭號抗議份子、獨立運動份子來JW Marriott @ 安卡拉這類豪華飯店「開會」,以美好物質生活說服他們繳械投降、向美國輸誠。然後CIA的agent就會跟他們說,你們乖乖的,就會有享用不盡的福利。結果優格與起司會新鮮地跳到你的臉上,蘇菲旋轉舞並不讓人暈頭轉向,但是土耳其的高鐵卻比自強號還慢!
2013-12-31 鄭瑋寧
個人與存有 婚姻與家 親屬

家的所在、不在與無所不在(下)

「家」該是什麼模樣的問號,台灣遲早、終究要面對,此刻的紛擾給了人類學家機會,從「實踐論」、「本體論」、「主體性」到「民主政治」(還有漏網之魚嗎?),來談論「家」的實存 ─ 展現了跨界的人類學知識,和無所不在的人類學家的志趣。其間「浪漫愛」也在歷史的舞台軋上一角,「老年」也是不能被忽視的主體。看完這篇暫時完結篇,我們將理解:「家」真的不是「蓋」(built)的...
2013-12-30 鄭瑋寧
多元成家 婚姻與家 親屬

「家」的所在、不在與無所不在(上)

多元成家做為一個社會重量的當代議題,不僅是具有學術重量的理論課題,更關乎人將以何種方式生活在此世的存在論問題。
人類學該如何理解:當代台灣社會中對於家這個社會構成單位及其性質或功能,竟有著如此歧異的想像與建構方式?或者,人類學能否及如何揭露前述那個被時代所遮蔽的座架以顯明其意義?我認為家的性質、構成與樣態,乃是隨歷史條件之改變而有所轉變的產物,它經常和資本主義與政治體制的發展與轉變連動,同時經常作為人們理解、挪用、想像以重構自身與經濟、政治的相互關係。家,是在人的實踐中逐漸萌芽、成長出來,事實上,家與資本主義、政治體制乃至於人觀/性別範疇一樣,皆為歷史的產物。
2013-12-23 林秀幸
政治

馬總統說的不算!?

最近常聽到「你說了算阿?」我們生活周遭經常也有成員想要(或妄想?)自己說了算。久而久之,也自我催眠自己能夠點石成金,說什麼都算數。但是一旦聽眾不買帳,任憑你如何精心修辭,立刻像紙牌疊出來的城堡一樣──嘩啦嘩啦垮台。
2013-12-16 徐雨村
歷史記憶 金門 馬來西亞

天鵝城回訪與金門夢

這個暑假總算回到暌違兩年的天鵝城,在8月中下旬整整住了12天。前一次造訪是在2011年9月舉辦福德正神與大伯公研討會,此後我就忙著完成博士論文修訂與口試,今年2月來到高師大的客家文化研究所任教。天鵝城的朋友經常寄電子郵件問我何時回去。這趟回訪旅程主要是聯絡老朋友跟報導人,就近在當地的影印店印製博士論文紙本,親自送到他們手上,完成人類學家的田野倫理基本要求。
2013-12-09 玉兔

紀念曼德拉(1918-2013):聆聽與說服的人道戰士

十年前,也就是1993年,曼德拉與釋放他的白人總統戴克拉克共擁諾貝爾和平獎,1994成為南非第一任黑人總統,他曾說:「談判時如果你用對方瞭解的語言,對方會動腦;如果你能用對方的語言,那會打動他的心。」一種流傳非洲大地獨特的科拉琴(Kora)歌曲,也許能幫我們更明白曼德拉的奮戰歷史與道德心意。
2013-12-02 馬上瘋檳榔
原住民 教育

原住民大學生了沒? (兼論原住民取向的科技與社會研究議題)

畢業之後有幸在號稱全國唯一的原住民族學院裡任教。之前在國外的大學課堂帶過三百人的大堂課助教,也擔任過單一主題選修課程的講師;乍看之下,這些經歷似乎對於回台任教的訓練已經綽綽有餘。不過實際任教了將近兩個學期下來,事情似乎沒那麼簡單。怎麼說呢?國外大學生對於課堂指定閱讀的完成程度,大致上跟台灣大學生差不多。
2013-11-18 傅可恩(Kerim Friedman)

用Sente讀書

各位讀者中某些人可能聽過一種叫做" Getting Things Done (GTD,搞定!)"的提升生產力的方法。雖然我發現整套的GTD方法並不完全適用於學術生活,但在閱讀時使用GTD的一些基本原則使我能更專注於手上的工作並感到壓力減輕不少。我提到GTD的原因是因為我打算用它做為一個架構來討論 書目管理軟體 ,特別是最近有 顯著效能提升 的 iPad版Sente 。這篇評論包含三個部份:1.
2013-11-11 講古

砂石啟示錄

在《三體》這本堪稱經典的科幻小說中,作者劉慈欣鋪陳了一個令人心寒但並不難想像的末日情景:人類預知外星人將於400年之後到臨地球,以優勢軍力奪走所有生存資源,各國因此加速發展高污染的太空工業,大量消耗能源,環境保護變成叛賊奸隙的代名詞,因為「環保有屁用?就算把地球保成一個花園兒,還不是留給三體人?」(350頁)於是環境迅速惡化,農業減產,地球經歷了半個世紀的「大低谷」。
2013-11-04 江芝華

挖?不挖?

曾經,科學性的田野發掘讓〝考古學家〞與盜墓者及古物愛好者開始走向兩條不同的路,考古學家依據著層位學的原則,系統性的進行發掘,在這發掘過程中需要極大的耐心及毅力,不論外在環境如何不舒適,〝考古家〞一鏟一鏟的將這些埋藏於地層下的線索接露出來,一筆一劃的將所有的過程鉅細靡遺的記錄下來,深怕在這過程中遺漏了任何資訊,而這耗費大量時間的過程並不是像盜墓者或古物蒐藏家,只是為了將〝物品〞揭露出來,對〝考古家〞
2013-10-21 Runningnoseky

三分之一愛情故事

蘭嶼,2008年三月,一個清爽宜人的晴朗早晨。我剛從椰油的農會買了一些日用品,準備回野銀打點我的新居,那棟有著北歐極簡風格外觀,內部則像亞馬遜叢林般生意盎然的小木屋。我騎著我的小白摩托車,以二十公里的悠閒時速沿著海岸線一路向南;途經漁人和紅頭部落之間,習慣性地往右手邊的四腳亭瞥了一眼。自從那間叫「空心菜」(一個不太假的假名)的海濱酒吧在去年秋天歇業之後,四腳亭就有好長一段時間是窗門緊閉,毫無動靜。
2013-10-14 趙綺芳

一條愈來愈清楚的道路—原舞者《Pu’ing•找路》幕後紀實

「南島的黃昏日影漸深沉,鐘聲響起,啊~莎詠~」 十幾年前,當我還在竹富島上進行我的博士論文田野時,有一次和住在租屋處對門、日據時期在台灣結婚生子的千代婆婆閒談她的「台灣經驗」時,她突然哼起一段日文歌,熟悉的曲調我還來不及猜測,「這是台灣蕃人的歌!莎詠之鐘(サヨンの鐘)啊!」 莎詠(本地或寫成莎韻)的名字我聽過,不但從竹富島的婆婆們口中,我台大時期的學弟溫浩邦就曾把其人其事和吳鳳的故事並置,寫成了一
2013-10-08 芭樂小編

如果這不是芭樂,那什麼才是芭樂?~(10/12芭樂粉絲趴廣告文)

「芭樂人類學」到底在搞什麼芭樂?
「芭樂人類學」即將滿4歲,有超過200篇文章,三十幾位駐站芭樂人類學家,以及數十萬的點閱。為答謝廣大讀者的愛護與支持,將破天荒來個「芭樂粉絲趴」,為您解開所有關於芭樂的疑惑。
10月12日(六)5:30-6:30pm,交大客家學院,芭樂粉絲趴,空前上市。
2013-10-07 徐雨村
大東西 海洋

黃色小鴨在高雄:童年情懷、大東西與海洋文化

中秋節連假過後的第一天上班日,我回到高師大客文所的所辦查看信箱。才跟行政助理T小姐(化名)打了招呼,她就喜不自勝地講起中秋節到光榮碼頭觀看黃色小鴨(以下簡稱小鴨)的經驗。兩天後的星期三中午跟幾位同學吃飯,也談到小鴨的事情,有人跟T小姐一樣興高采烈,有人嗤之以鼻。我才驚覺這隻出生在荷蘭,皮重一公噸,充氣後有六層樓高的龐然巨物,悄然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也開始塑造另一頁屬於高雄人(或者說台灣人)的共同記憶。來自台灣各地,特別是南台灣與東台灣的朋友,紛紛湧進高雄來湊熱鬧,看小鴨,上FB打卡,讓朋友按讚。
2013-10-03 傅可恩(Kerim Friedman)

真實與想像的邊界

他只說「好籬笆會帶來好鄰居」。 春天在我心裡作祟, 如果可以提問,我要說: 為什麼好籬笆會帶來好鄰居? 不是有牛的人家才需要籬笆?但這裡又沒有牛隻。 在我建造一面牆之前,先要弄清楚 圈進來的是什麼,圈出去的是什麼, 而且我可能會得罪誰 —美國詩人羅伯特·佛洛斯特〈補牆〉 當不同文化的人們展開互動時,我們總期待彼此差異能被降低。

最新文章